春节假期进行时,以团圆为主题的中国春节,亲人团聚、走亲访友,除了拜年和聚餐,一桌麻将似乎一直是春节社交的保留节目。亲友之间的牌桌上,并非赌博,只是娱乐,和看春晚、包饺子、贴春联一样,在很多中国人的“过年记忆”里,总有几个有关打麻将的故事。
“春节里的打麻将,更重要的是亲情传递”
中国人对麻将的热爱,世界皆知。年轻人休闲娱乐,可以打麻将;老年人打发时间,可以打麻将;邻里串门、亲朋团聚,可以打麻将……有网友调侃,“三缺一,才是中国人最大的恐惧。”
全年之中,如果要找一个全民打麻将最集中的时间点,那一定就是春节了。
从是银装素裹的东北,到春暖花开的华南,跨越整个中国,麻将在春节的出现,没有地域之分,只有玩法不同。
一家人团圆,对于老年人来说,似乎只有麻将才能让年轻的孩子们放下手机,在牌桌上找回团聚的欢声笑语,而对于年轻人来说,在处处“被催”的春节社交中,麻将,也许是仅剩的快乐喷泉。
家住北京的李博还记得,小时候,自己家过年时有四大保留节目——年夜饭、包饺子、看春晚和打麻将。
但小孩是上不了牌桌的。那时他的任务,就是守在电视机旁,等待一个个春晚小品节目,然后通知大人电视机里是哪位笑星登场了。
现如今,已经参加工作的李博成了一名资深“麻友”。每逢周末假日,甚至工作日的晚上,他能约上几个“志同道合”朋友,来搓几局麻将。李博说,打麻将不仅是娱乐方式,也是拉近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一个好方式。
今年的春节,李博除了和家人过一把麻将瘾之外,还约着未婚妻家一起过年。两家爱打麻将的人凑在一起,麻将也就成了一项重要的活动。
对于像李博这样的普通中国人来说,春节里的打麻将,更重要的意义是亲情传递。
“亲友相聚,打麻将都是量力而为,从来不会赖账,也不会因为输钱而不高兴,每次一起打麻将,但凡我输了钱,长辈还会私下把钱给我。”李博说,春节麻将就是烘托过年喜庆氛围的一种方式。
全家团圆才是最期待的“年味”
在很多中国人的“过年记忆”里,总有几个有关打麻将的故事。能在麻将桌上感受到亲情的温暖,宋梅无疑是幸福的。但这样的幸福,对于何铁来说,却只能在记忆里找寻了。
过去的三年,何铁的父亲和母亲相继离世。对于这个年近不惑的中年男人而言,双亲的离去,也意味着春节的年味正在消散。
何铁回忆,家中二老去世后,兄弟三人卖掉了老人曾经居住的房子。少了这一个共同的“家”,本不在一个城市生活的三个家庭,见面的机会也越来越少。
“我妈生前很喜欢打麻将,她后来自己打不动了,就搬一把椅子坐在我身后,看我打。”何铁回忆,他母亲生前的最后几年,精神头已经明显不如从前,但只要三个儿子都回到身边,支起一桌麻将,老人依旧能找回孩子围坐身边的欢乐。
现如今,父母不在,家中老房不在,即使兄弟聚会,也多是选择找个餐厅一起吃饭……那种伴随了何铁几十年的,一家人围在家中麻将桌前欢声笑语、互贺新春的春节,再也回不去了。
毕竟,无论是丰盛可口的团圆饭,还是欢声笑语的麻将桌,只有全家团圆,才是中国人心底里最期待的“年味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