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象棋虽然有着悠久的历史,但是流传下来的象棋谱却为数不多,搜集古谱和整理古谱,无疑地是我们在继承民族文化遗产上的一项重要任务。
中国最早的象棋谱是哪一部呢?传说和臆测是很多的,有人说有过“宋谱”,有人说有过“元谱”,甚至有人说有过“五代谱”,但都没有可靠的版本或资料作为佐证。明朝嘉靖元年出版的“百变象棋谱”序文中提到:“赵宋之时,陈搏善棋,尝为谱以教人,妙蕴毕宣,降及于今,代远年湮,坊间刻本,每多残缺,难窥全豹……”。喜欢下棋的人,对棋谱都感兴趣吗?
今天来介绍几本象棋古谱,有些你可能看过,有的你可能只是听说过,有的可能不知道,今天就聊聊古谱,讲讲作者、刊发时间、大致内容等等,一起来看看吧。
一、梦入神机
如今能见到的最早的象棋古谱,在明朝时已经成为秘本,出版时间难以考证,约刊印于明嘉靖之前,现已残缺不全。
现存的版本是静海郑国钧于1949年从集市上一位姓杜的杂货摊商那里获得的,原书有十二卷,被杜姓杂货摊商当作废纸用以包货。再三搜集,只存一、二、三卷残本,计有残局一百八十五局,卷七一册,有残局一百局,共计285图的残局棋势,全书均为图式,未见着法,估计是图着分列,版本和刻印与后来的“适情雅趣”相仿。
棋谱残局都是以胜局为主,局势虽大多简单,但却很精彩,至于原谱著者姓氏等均没有见到。该谱原图棋子为黑白两种,但黑子是帅、相、兵,白子是将、象、卒,白方先行。
二、韬略元机
清代最早刊印的一部大型木刻本象棋谱,原名《韬略玄机》,为清朝四大残局谱之一。此书共六卷,前卷以残局为主,后卷介绍全局、让子让先局。
特色是收集了清朝前期流传的江湖棋局,并改变明代残排棋谱以红胜的倾向,代以和局。残局共二百零四局,其中之和局着法深奥,选自民间,棋势较明代先走必胜的残局有进一步的发展,是以后高级排局出现的开端。
三、梅花谱
梅花谱成书于清朝康熙年间,著者王再越,是中国象棋史上影响最大的两大全局名谱之一。梅花谱以研究后手屏风马闻名,在清代没有刻印过,1917年才有了石印本,1926年上海文明书局有了铅印本。
梅花谱共有六卷,分前、后两集,每集分上、中、下三卷,分门别类,对屏风马破当头炮(八局)、当头炮破过宫炮(五局)、当头炮破转角马(三局)、顺炮直车破横车(五局)、顺炮横车破直车(五局)、列手炮(五炮)等六种全局作了专题研究,其中尤以上篇卷上所载屏风马破当头炮八局为全书精髓,着法细致、深刻、精巧,如行云流水,华美奔放。
四、《桔中秘》
中国最早的象棋棋谱是《桔中秘》,相传从一个桔子里剥开,看见两个老叟在演绎棋局,此即书名的来历。《桔中秘》成书于明代崇祯年间,它是对此前象棋艺术和技术的高度总结,是一本集大成的作品。
本书包含三大板块:第一部分:序言,第二部分:全局着法,第三部分:残局着法。无数名手勇将都曾坦言,幼时读《桔中秘》,棋力大涨,对于初学者或者象棋爱好者而言,《桔中秘》是一本从入门到熟练的好书,这本书把握了象棋的一般性原则:战斗的理论、战斗的模板案例、不同情境下的攻法步法等等,在本书中都能找到经典的内容。
毫不夸张地说,要走入象棋的艺术殿堂,《桔中秘》是一本开山级别的读物,非常适合初级或中级棋手细细揣摩。
除了以上古谱,还有《反梅花谱》《竹香斋象棋谱》等经典古谱,如果大家有兴趣,可以在评论区留言,如果想看的棋友多,可以再来一期。
象棋,可谓是中华传统的流传。在全国各地,象棋成为非常受欢迎的休闲消遣方式,甚至已经走向世界,深受全世界人民的喜爱。
象棋一类的娱乐消遣游戏,工作累了、心情不好的时候,找几个棋友一起下下象棋,消磨一下时光,转移不好的事件注意力,挥发一下那些不好的情绪,这样无伤大雅、其实蛮好的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