学棋过程中,我们常常会听到棋理这个词。那么什么是棋理呢?所谓棋理,就是前人总结出象棋对弈的一般规律,在大多数情况下适用的棋路择优方法。这些规律中有些是绝对的,例如象棋胜负规则,但大多数规律却是相对的,在绝粹的象棋计算面前,很多棋理就变成了没理,所以棋理是一种很抽象的规律,抽象就是棋理最大的特点。
学习棋理有用吗?答案是肯定的。毕竟人脑不是电脑,在对弈过程中计算往往会出现偏差,如果有棋理辅助,可以很大程度上减少计算偏差,提高精度。学棋必学理,这是提升象棋水平的一个关键环节。
棋理多种多样,例如常说的:棋怕十六吃、一车十子寒、残局马胜炮、缺士怕双车、残棋炮回家等等,很多棋理严格意义上讲并不完全正确,例如一车十子寒,如果一车对上双马双炮呢?例如残局马胜炮,如无士象,单炮必和单马。例如棋怕十六吃,如果是遇到飞刀,还敢吃吗?可以说,现在总结的绝大多数棋理都可以被直接反驳。有的棋友可能会说,既然是错的,还学它做什么?
棋理适用于大多数情况,可以为行棋提供思路。例如我们最常用的一个棋理,单车和全士象,这个棋理如何运用呢?如果是优势一方,那么要尽量避免出现这种情形,保留一兵或者破一士象就可确定胜局;如果是劣势一方,就要想方设法实现这个局面,劣势求和。再例如缺士怕双车,缺士情况下,可以考虑兑车去缓解威胁,等等。这就是棋理最简单的运用。
有的棋友说:棋理那么多,我能背的过来吗?棋理和棋谱一样,理解大于死记硬背。最终落脚点都在于棋盘,归纳起来就是两个字:形、先。形泛指棋局的形势和布局的阵形,实际上就是布局中的缺点、弱点。下棋的过程就是发现对手布局的缺点,进攻对手的缺点,解除自己的缺点。每个布局都有相应的优缺点,例如中炮布局进攻能力很强,但相应的防御的压力比较大;屏风马布局整体攻守均衡、布局稳健,但进攻能力偏弱;过宫炮布局一侧子力攻势较强,但也会导致另一侧子力空虚.......因此,找到对手布局的薄弱环节,才能打开取胜的大门,选择正确的进攻方向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。
形的关键在于审时度势,判断局面好坏,确定行棋思路。有些棋友棋感偏弱,对局面判断不准,经常会出现分不清局面优劣的情况。最常见的误区单纯以子力多少或以单一棋形判断优劣,强求得子而误中陷阱、为得小利而盲目弃子,兑子失势,这些都是对形势判断不准的表现。
再说讲一下先手。先手的概念很简单,一般来说获得下一回合先走的权利就是先手。中国象棋规则是红方先行,这样红方就掌握着一步先手,但先手能不能保持住往往取决于行棋的有效程度,在招法有效的情况下,一般来说红方不易失先,如走出漏招、缓招、空招,俗称臭棋,很容易导致局面落入被动,疲于应付,也就是常说的失先。先手可以是一步,也可以是几步,在双方局势对等的情况下,将先手换算成子力,一马或一炮约等于三先,一车约为七先。但纯人高手对弈,往往一先就可决定胜负了。
象棋,可谓是中华传统的流传。在全国各地,象棋成为非常受欢迎的休闲消遣方式,甚至已经走向世界,深受全世界人民的喜爱。
象棋一类的娱乐消遣游戏,工作累了、心情不好的时候,找几个棋友一起下下象棋,消磨一下时光,转移不好的事件注意力,挥发一下那些不好的情绪,这样无伤大雅、其实蛮好的!